2014秋季  台北 10/21
講題
印度的音樂與舞蹈
時間10/21,19:30
地點雄獅永康人文空間/台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207號3樓

講題內容

1) 趣味的神話音樂舞蹈起演
2) 印度的古典、宗教、民族音樂舞蹈導聆及特色
3) 近代音樂舞蹈及寶萊塢音樂欣賞
4) 入門曲目的推薦

印度音樂與樂的歷史源遠流長。從三萬年前的古岩石窟畫中,出現大量的音樂與舞蹈。在五千年前吠陀經典之吠陀吟唱至今仍然傳唱不止。吠陀吟唱並於21世紀取得UNESCO的世界非物資文化遺產。在公元初印度的樂舞論開宗明義的將音樂與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稱之為山吉塔「Sangeeta」,使表演藝術為綜合的藝術。
眾所週知印度是世上宗教神話史詩最豐富多元的國家,近一千年來又受到伊斯蘭的統治,特別是16世紀來至中亞蒙兀兒帶來不同的穆斯林及中亞音樂,使印度音樂起了驚人的變化。在蒙兀兒王朝的黃金時代的開創者阿克巴大帝的音樂大巨將印度的音樂從新整理。北印度以西塔琴及搭不拉鼓為主的音樂及聲樂為興都斯坦音樂。南印度以維納琴及魔力單根鼓為主的音樂及聲樂為卡納帝克音樂。但不論南北印度音樂舞蹈,其音樂的架構想都是以拉格「Raga」及塔拉「Tala」和華麗的裝飾音及即興的演出為其特色。因此,印度音樂無需樂譜,學習的過程更為嚴謹,門檻高。
印度多元民族,宗教,使音樂舞蹈的種類繁榮,除了至今受世人歡迎的古典音樂舞蹈,還有各地方的民族慶典音樂,及流行全世界載歌載舞的電影音樂舞蹈。
從六○年代的流浪者到寶萊塢生死戀,貧民百萬富翁及正在院線上影的《少年PI的奇幻之旅》的音樂陸續得到世界電影的音樂大賞。2012年剛去逝的西塔琴大師Ravi Shankar 從60年代就走遍世界,大師和西方古典音樂、世界音樂、Jazz、電影配樂合作無間。他同披頭喬治哈里森的師生情誼成為東西音樂的美談。欣賞印度舞蹈己不是深奧難以理解的奧祕之音。
愛樂人了解印度音樂不只是享受,充滿了靈性及多元的音樂舞蹈,將為你豐富生活多開一扇真善美之窗。
※注:拉格,是印度音樂的旋律原形,表演藝人以不同的時序情境來詮釋;塔拉是節奏。

※講座報名>>>http://goo.gl/XbJ9r2 (請自行複製網址連結)


講師介紹
吳德朗,現任台北印度愛樂中心負責人,從2004年起,與印度-台北協會(ITA)和印度旅遊局長期合作,每年舉辦印度文化節,近10年來未曾間斷。主辦或協辦台灣印度社區之印度新年、好麗節、九月節及其他各種印度活動超過百場。近年來出版《印度音樂導覽》、《印度史詩神話百科》等多本印度書刊。亦為台灣觀眾寫印度電影影評、樂評或推薦印度文學小說散見各專欄雜誌。是台灣最受歡迎的印度文化推手。